1.大智若愚是用拙
蘇東坡說:“大勇若怯,,大智若愚。”
這與老子“大成若缺,、大盈若沖,、大巧若拙、大辯若訥”一脈相承,。
曾國藩主張“一味渾厚,,絕不發(fā)露”,就是在做人方面“用拙”,。
事事精明,,善于投機鉆營,不是大智,。真正的大智是低調(diào)做人,,踏實做事,不怕吃虧,,以苦為樂,,憨厚樸實,,像缺心眼一樣。
2.難得糊涂是用拙
傳說有一次鄭板橋去拜訪好友金農(nóng),,二人都是“揚州八怪”中的成員。
金農(nóng)在一張紙上畫出光禿禿的六道豎直的黑線,,然后題寫了“六根清凈”四個字,。
鄭板橋拿過毛筆,畫了好幾個黑圈,,把六道黑線抹得一塌糊涂,,又把“六根清凈”四個字劃掉,補寫了“難得糊涂”四個字,。
二人相視大笑,。
若能理解并實踐“難得糊涂”之“用拙”,將會一生受用無窮,。
3.以退為進是用拙
老子說:“夫唯不爭,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”
“手把青秧插滿田,,低頭便見水中天,,身心清凈方為道,退步原來是向前”,,這首禪詩,,以描寫農(nóng)夫插秧來說明道理。
人生路上,,有的時候前面是險坑,,跌下去會粉身碎骨;有的時候前面是一道墻,撞上去會鼻青臉腫,。
這時候應(yīng)該懂得以退為進,,轉(zhuǎn)個彎,繞個路,,曲徑通幽,,前面仍然會有廣闊空間,正如古人所說,,“退一步想,,海闊天空”。
4.萬事隨緣是用拙
布袋和尚說自己:“老拙穿衲襖,,淡飯腹中飽,,補破好遮寒,萬事隨緣了,。”
萬事皆有緣,,人生當(dāng)隨緣,。人生隨緣,即是“枯萎的隨它枯萎,,繁榮的任它繁
榮”,,隨遇而安,看似愚拙無成,,其實獲得了生命的自由和性靈的完整,。
生活是在隨緣中實現(xiàn),心智也在隨緣中成長,,歲月本無疆,,人生當(dāng)守拙!
——摘自網(wǎng)絡(luò)